本课程为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全套视频共24集,由知盈医学课堂整理免费共享。
做医生最基本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针对医学的单纯技术化和“非人性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国际上高等医学教育加强了医学人文教育,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强烈的责任感、能把握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型医生”。医学伦理学当仁不让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
我校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1940年,经中共中央批准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1941年毛泽东主席为我校第十四期学员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成为我校广大师生进行医德教育修养的座右铭和行动指南,从而形成了我校优良的医德教育传统。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我校多次聘请陈洪铎、滕卫平等德高望重的优秀医生、教师对医学生进行医德讲座,并于1981年正式成立德育教研室,开展了以医德教育为主体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课程建设:编写医德教材,开展医德教育研讨,培训专兼职教师,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帮助学生树立医学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从普通学生向医学生的转变。1984年,分别选派专职教师参加了全国第一批医学伦理学专业培训班和全国首届医学伦理学助教进修班的学习。1986年,在具备了教师、教材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独立的医学伦理学教研室,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独立专业教研室之一,为学科和课程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证。同年正式开设了以医学伦理学命名的课程。经过教研室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学科和课程建设迅速发展、不断完善。
1、教师队伍建设:鉴于交叉学科的专业特点,教师队伍包括了医学伦理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师,先后有11位专职教师和几十位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和指导,任过课的专业教师中有2名博士,2名硕士,很多优秀资深医生任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分别获沈阳市高校德育教学大赛优秀奖,中国医科大学教学大赛二等奖;中国医科大学人文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中国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教学比赛二等奖。教研室获学校优秀教研室称号,在学科领域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课程建设:从80年代在国内较早开始正式开设本课程,经历了讲座、选修课、必修课的课程发展历程,2006年被批准为伦理学硕士点,开展了留学生英语全程教学。受教育面已经覆盖本科生、七年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专科、夜大等所有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并作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受到第一线医务人员的欢迎和肯定。基本实现了课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前沿性,得到了同行专家与学生的充分肯定,被学生喻为“最受欢迎的人文课”之一,被授予优秀教研室称号。在教育部的教学检查中,检查组专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乔守怡教授亲自点名要求听我们的课,课后给予我们很高的评价。
教学模式:从讲座-→系统的医学伦理学理论授课-→创造了基础理论与临床IAPE医学伦理教育方法的两阶段教育模式-→初步形成PBL教学模型。在全国率先列为必修课,建立了以医学伦理学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系列课程,包括: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医院管理学、人际交往与礼仪等,形成了医学人文教育系列。
授课方法:形成了“努力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突出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理论与际相结合的系列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参与式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法、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方法、以及PBL教学法等。
我们应用了半开卷的理论考核方式,创造性地设计了临床伦理实践的考核方式,对促进学生自学和行为养成,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实践状况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教材建设: 教研室主编、协编医学伦理学教材15部,其中5部为全国统编的规划教材;主编、参编7部相关医学人文教材;2部教学辅导资料、习题集等。
3、科学研究:积极开展了教学及学科前沿问题的科学研究。
课题:主持了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等教学课题5项;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重点课题等学术研究项目3项; 参加了卫生部、中英、中美等国际合作教学研究项目等各类课题20余项。
论文: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健康报》等核心或重要期刊、报纸、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 ,有多篇获奖。
获奖:荣获辽宁省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优秀论文等多项奖励;
参加了孙宝志校长主持的教育部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部分)》的研究,该项目获国家教育成果一等奖;参加《高素质创新人才研究》,获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一等奖。
4、社会作用及影响:社会进步与医学发展对医学伦理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作为辽宁省医学伦理学会的主委单位,我们承担了学会的社会责任。作为专家参与了国家药理实验基地、人工辅助生殖、器官移植、医学科研和人体实验等多领域的伦理审查,以及对各伦理委员会成员的伦理培训。承担了我省全科医师、乡村医师、健康管理师的伦理培训;应邀参与了省医学会组织的对全省特定专业医务人员的上岗培训以及其他省市医学会组织的医学伦理培训,进行了几十场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讲座,受到一致的好评和高度评价。有多人次应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邀请参与社会和医学伦理热点问题的讨论,发挥了良好的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