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成都市。学校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前身系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1947年10月建校,2004年8月整体从军队移交四川省政府并更为现名。学校天回校区位于成都市蓉都大道天回路601号,新都校区位于新都区新都大道,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学校现有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7000余人。
●组织机构 学校现有党委(院)办公室、组织部、宣传(统战)部、保卫(武装)部、纪检监察审计处、教务处、教学保障处、科研处、研究生处、临床管理处、学生处、人事处、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处、计划财务处、基建处、后勤处、校团委等机关职能部门。设有基础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检验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影像系、生物医学系、公共卫生系、心理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教学单位。有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辅机构。有科研中心、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发育与再生实验室、成都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成都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成都医学院学报》编辑部等教研机构。有附属医院11所(含非直管附属医院)。并设有教学、科研、管理相关的专业委员会等辅助决策机构。
●教育教学 开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检验、药学、药物制剂、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康复治疗学等13个本科专业及多个专业方向,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还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全科医学教育"。开设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食品营养与检测等5个专科专业。药学专业、护理学专业、检验医学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
现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医学机能实验学、医学心理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药物分析、外科手术学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临床检验微生物学),校级精品课程19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团队为四川省高校教学团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有实践教学基地(场所)60余个。
学分制管理逐步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立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8项(省级项目32项,校级项目166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8项)。发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文章213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文章73篇)。
荣获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三下乡"优秀集体,受到省级表彰550余人次;70余名学生获省级优秀大学生奖励;学生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英语四级通过率居于省属高校前列;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100[%];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国家平均水平。2010年,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2011年,荣获国家挑战杯决赛三等奖,荣获"天堰杯"首届全国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一等奖;2012年荣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居于省属高校前列,学校多次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科研学术 荣获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三下乡"优秀集体,受到省级表彰550余人次;70余名学生获省级优秀大学生奖励;学生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英语四级通过率居于省属高校前列;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100[%];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国家平均水平。2010年,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2011年,荣获国家挑战杯决赛三等奖,荣获"天堰杯"首届全国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一等奖;2012年荣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居于省属高校前列,学校多次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35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另有4项已经结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及国务院部门项目9项;科研经费1700多万元。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近10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成都医学院学报》为"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师资队伍 学校被评为四川省"十五"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现有专任教师42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146人,占专任教师的34.5[%];博士60人,硕士195人,占专任教师的60.5。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2人。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4名,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兼职硕士生导师39名。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4人。多名专家教授在校外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服务社会 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全年门、急诊病人近3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2[%];出院病人超过3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8[%];积极参加"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城市卫生支援基层工作"、"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等,对基层医院进行帮带。学校附属康桥眼科医院在近视、白内障、眼底视网膜玻切和角膜移植的技术和手术量方面居西部领先水平。医院开展的"康桥西部光明行"活动,已先后为3800多名贫困白内障、眼底等眼病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有5万余人接受了"眼科流动门诊"的免费眼病检查。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先后为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医院的年轻医务人员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提供服务支持。成都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为成都市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资源单位和四川省分析测试中心资源单位,与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科学研究、药物开发、评价测试等合作。以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科研中心等为平台,为社会适时提供了知识和技术支持。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成立了医疗服务队、心理救助队、卫生防疫队、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组建"博爱学校"接受安置从汶川璇口中学转移出来的151名师生;第一附属医院积极救治重灾区伤员648人。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第一附属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
基础条件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占地面积160余亩,实际展开床位1051张。校图书馆系美国亚基会中国西部医学中心馆,藏书45.8万册。校园计算机网络广泛用于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等领域,具有本校知识产权的Ipv6搜索引擎信息库资源3万多个,建成用友协同办公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技工作综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精品课程应用管理系统等平台,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三甲医院、著名企业等,在学生教育、毕业生就业、师资培训、研究开发等领域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学校移交地方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紧紧围绕"一个根本战略、两大历史使命、三项重点工程、四项基本任务"的思路开展工作,以强烈的使命感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万人规模的高等医学院校,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产出更好的科研成果、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